上篇提到;看到往紅葉台的標誌就是苦難爬山的開始:
(上面照片即為文章最後地圖裡標示為(1)處)
原因就寫在指標上面:
從「竜宮洞穴」過來的話,通往紅葉台的山路是「近道」,也就是捷徑的意思,然後括號裡還特別註明了是陡坡!不過既然有緣在這麼美的季節千里迢迢從台灣來到這裡,怎能輕言放棄,三個人硬著頭皮上了!
平緩的漫步林徑開始變成一邊山壁一邊斜坡且兩人難以並行的山路,有時甚至要花點點時間確認路徑:
有幾處坡度較陡的地方,還得拉著前人綁上的愛心繩才能爬上去:
從下車開始,這一路上我們完全沒碰到半個人影,原本以為還是會像上次在奧日光戰場之原輕鬆健行的勤奮爸,完全沒想到好吃懶做的另一半竟然會安排這種爬山行程,一邊又擔心神奇哥滾落山坡,爬到一半就要求(刪除線)建議放棄,立刻循原路回去。堅信美景就在"雲深不知處"的前方的愛玩媽牙一咬,以下山其實比上山更危險的理由忤逆(刪除線)建議繼續前行,大家便在低沉氣氛中默默繼續往上爬。
還好,大約剩三分之一路程時,抬頭一看(是的,並非「往前看」喔),有位胸前背著大砲相機的日本白髮歐吉桑正在下山,往我們這方向走來,我們趕緊在轉角較為寬闊處讓路等待,以避免狹路相逢黑羊白羊的尷尬,歐吉桑看來心情很好,我們也心情大好,因為終於見到人了!
打過招呼趕緊問他到紅葉台還遠嗎?他說不遠,再爬我們"頭上"一段陡坡後就會比較好走,那之後再走一段就到了,然後他說出心情好的原因:今天的富士山很漂亮!登時我們像被打了強心劑,眼前的陡坡頓時變得親切多了。其實還有另一個安心理由;白髮歐吉桑頸上吊著大砲相機、背後還背了個背包,兩手空空也沒拿登山杖就這樣走下山,比起他我們還真是"破少年"(刪除線)"破中年"啊,太過緊張了
。
終於又看到標示牌了:
標示牌裡往右岔出去的小箭頭代表我們的來時路,而有上下箭頭的粗直線則就是「東海自然步道」了,換句話說,我們已經走完一點都不輕鬆的"捷徑",正式踏入從東京一路連到大阪的「東海自然步道」:
原本以為就此一路和緩抵達目的地,竟然最後的最後又出現得手腳並行的陡梯:
不過五分鐘後,令人屏息的美景就讓我們霎時忘了之前的辛勞,是的,紅葉台到了(拭淚):
從紅葉台眺望出去的景致,真的讓人第一眼就完全被震懾住,高聳的富士山彷若就在伸手可及處,而外框搭配上因秋寒卻反而努力幻化出最後堅強的暖色系植物,襯托得富士山更加迷人,這真該列入一生一定要親眼見到一次的景致之一啊:
如標題所言,紅葉台被列為富士八景之一,在此處也有特別立牌說明:
我們抵達時,最佳觀景位置已經有兩位白髮歐巴桑(是的,再次證明我們是"破中年"),正席地而坐享用自己帶來的飯糰午餐:
年輕時對人過目不忘的勤奮爸此時寶刀未老,一眼就認出這兩位是跟我們搭同一班Retro Bus從河口湖車站到西湖這邊來的....蝦密!!我們爬得七暈八素,人家卻早已從從容容在這享用午餐了!
等等,我們下車時巴士上只剩我們一家啊?(如果我這時說且待下回分解應該會被圍毆
)
原來事情經過是這樣滴:勤奮爸記得她們抵達西湖沒多久後便下車了,然後我鼓起勇氣開始用破日文跟兩位很親切的日本歐巴桑聊天,她們證實了勤奮爸的說法;原來她們的計畫是先一口氣爬上標高1,202.6m的三湖台,再往下走到1,164.7m的紅葉台,因為她們注意到Retro Bus進入西湖後沒多久有一站叫「三湖台下」。而當她們打算下車時,經驗老到的巴士司機指點她們要去三湖台的話,應該要從「三湖台下」的下一站「西湖民宿」下車才是最近的,所以她們比我們早了半個小時下車,自然也比我們早抵達囉(心虛)。
富士山是在紅葉台的南方,而北方則可瞭望西湖景致:
不過有著近乎完美圓錐型的富士山實在太美,大家應該都還是只想面南吧。
兩位親切歐巴桑跟我探聽了一下我們的登山路,知道坡度還蠻陡的之後,決定依原定計畫循原路下山,回到「西湖民宿」繼續搭Retro Bus到里根場參觀,真是計劃周詳呢,她們還邀我們同行,不過因為要注意神奇哥的安全,我們下山腳程肯定會跟不上她們而婉拒,雙方依依不捨地互道珍重。我們從兩位身上學到不少東西;富士山在紅葉台幾乎正南方向就是靠她們攜帶的指南針發現的;而從路旁拾取堅固樹枝當手杖,更是提醒我們應該照做,這在下山時非常有幫助,祝福兩位健腳的歐巴桑能夠一直如此元氣滿滿。
道完沙喲哪啦,我們便坐在最佳觀賞點的地上,一邊吃點心一邊盯著絕美富士山,而這父子倆共賞美景的背影,也是我一生要收藏在腦袋裡的絕佳風景:
補充能量後愛玩媽原本開心地認為可以下山休息了,沒想到父子倆可能是從富士山吸取到滿滿能量,神奇哥竟然要求繼續往上爬,勤奮爸也一掃剛剛登山時的憂慮贊同兒子意見,愛玩媽只好捨命陪君子啦,文走至此忽然感受到當時得知還需往上爬的疲意
,上到三湖台及下山過程,還有登山路線總整理就留待下回分解。
最後再附上一次地圖,有增加標註我照的照片在地圖上的位置以及歐巴桑們的登山路線: